各位考生:
以下内容是收集整理的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仅供考生参考,在此预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1.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班主任工作
B.课外校外活动
C.团队活动
D.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12.一件白衬衫在灯光昏暗的室内和阳光明媚的户外,其亮度差别很大,但是人们都能将色知觉为白色衬衫,这反映了知觉有()。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恒常性是指人的知觉映象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题干白衬衫在光线亮度变化的情况下依然知觉为白衬衫是知觉的恒常性。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觉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过程。
13.教师:“面粉可以做什么”?
学生甲:“可以做面包、蛋糕、馒头、花卷、油条、面条"。
学生乙:可以做馒头、调磁针水、捏面人。
上述对话说明乙比甲的思维更具有()
A.精细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反思性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学生乙对面粉可以做什么想到馒头,捏面人等不同类型,学生甲则都是食品,说明乙的变通性好。流畅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
14.学生对遗传与变异之间关系的学习属于()
A.组合学习
B.上位
C.下位
D.归属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并列组合学习是指新概念与已有的观念没有上位和下位的关系。遗传与变异没有上下位关系,故选A。
15晓杰在阅读课文时常常自我提问:“我对课文表达的内容清楚了吗?我抓住了课文的重点了吗”,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计划策略
D.监控策略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监控策略是指在学习活动之中,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晓杰在阅读课文时常常自我提问属于监控策略。
16.民辉在解答难题时产生的疑惑,惊讶,焦躁等情感体验属于()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荣誉感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解答难题属于智力活动,追求真题,故选B。
17当志君看到他喜欢的中国乒乓球队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夺冠获胜时欣若狂,这种情感状态属于()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激情是爆发强烈、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题干看到奥运会夺冠获胜时欣喜若狂属于激情。
18.晓颖是个诚实勤奋好学的好学生,这些特征属于()
A.性格
B.能力
C.气质
D.认知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性格的态度特征是个体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以及对工作、劳动、学习的态度特征。诚实勤奋是对性格特征的描述。
19.雨晴通过写诗作画让自己走出困扰,摆脱失去亲人的痛苦,这种情绪调节方法是()
A.脱敏法
B.强化法
C.幽默法
D升华法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情绪调节的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否认、文饰、投射、代偿、升华、幽默、反向等。升华,是是指改换原来的冲动或欲望,用社会许可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表达出来,把已产生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有益的行动。题干中雨晴通过写诗作画走出困扰就是升华的体现。故本题选D。
20.国强认为欺负弱小是不可取的,不道德的,因此他在生活中总是能自觉杜绝这样的行为,这说明其品德发展处于()
A.依从阶段
B.内化阶段
C.自主阶段
D.外化阶段、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在生活中总是能自觉杜绝这样的行为”已经不需要外在的约束,属于内化阶段。
21.“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等词语,描述的是哪一类课堂气氛的表现?()
A.积极型
B.消极型
C.对抗型
D.顺从型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对抗型课堂气氛是失控的气氛、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题干表述属于对抗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