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监理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服务模式单一
服务模式单一,市场竞争压力大,监理单位的服务能力无法完全满足全咨市场需求。在传统的建设管理模式下,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施工阶段的监督管理,未涉及前期决策、项目总体控制、工程设计以及运营和维护领域。
开展全咨试点工作以来,许多监理企业开展了全咨服务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业务结构拓展不足
目前监理单位主要的管理板块集中于项目的施工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前后两端延伸不够,比如前期的设计、策划,后期的检测、维护及改造等,导致发展空间相对狭小。
三、缺乏专业人才
目前许多监理单位缺少像成本咨询、招标代理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少数公司虽然也做些成本咨询,招标代理等业务,但受公司部门管理的限制,人员的知识面不广,很少有能够担当全面管理的领军人才。人才的欠缺,是承接全咨业务的主要原因。
2、监理企业转型的机遇和优势
一、转型的机遇
政策引导,试点先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7年发布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促进工程监理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意见》(建市[2017]145号),这对监理企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同时,住建部开始进行全咨试点和推行,部分企业乘势而上。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推进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随着全咨服务模式的推广,如何提高其管理效率和服务价值,受到咨询企业的重视。
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很难适应大型复杂的工程项目和现代化咨询企业的发展要求,新兴的数字化技术则为全咨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
像BIM、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工程项目的集约化和精细化管理,为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二、转型的优势
1.全方位的参与了整个施工阶段
在一个项目的前期启动和策划阶段我国的监理公司参与的比较少,但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监理单位通常会主动收集和分类相关的项目信息。
例如工程项目地址的选择、现场施工条件、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风险评估报告等。因此,项目监理团队不但比其他项目团队更熟悉当前项目的进展情况,而且对项目的总体了解也相对全面。
2.利于开展全咨业务
项目的施工阶段是项目实施的关键阶段。它很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干扰,需要更多资源来进行部署和调配,并且组织和协调管理也十分复杂。
监理人员一般长期驻守在施工现场,对项目实施情况十分清楚。而现有的其他咨询单位只是提供某一项咨询服务,一般仅仅关注和自己密切相关的项目情况。因此,监理单位的工作内容,更接近转型后的全咨服务。
3.监理企业转型升级的措施
一、延伸服务链,适应市场需求
将服务链充分延伸,扩展监理服务的内容,以施工监理为主体,多角度发展,逐步向全过程化转型。
1、由施工阶段监理向前延伸至项目的前期策划,向后延伸至后期运营维护,改变长久以来形成的施工阶段监理现状,逐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全过程工程咨询
2、在项目前期决策阶段,参与项目定义、可行性研究、投融资分析、前期申报、办理行政许可手续与招标代理等工作;
3、工程施工阶段,参与施工管理、继续做好“三控、三管和一协调”工作;
4、交付与使用阶段,参与审计咨询、验收咨询和运维方案等。
二、实行项目集成化管理
根据监理企业业务范围和业务领域的具体情况,对内部组织机构进行合理调整规划,实行集成化管理。全咨的集成化管理,即全面把控前期决策阶段,中期建设阶段和后期运营维护阶段的管理和优化,具体措施如下:
1、重点对管理层面,过程和信息收集处理方面进行优化调整,合理利用总体策划、合同风险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手段
2、对于一个项目的质量,安全,投资,环保、工期等目标,需要加大管理力度,全方位把控。
3、把控合同管理,资源管理,信息管理,技术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等各个方面,实施集成管理,减少由于项目管理要素的独立运行而产生的漏洞和局限性。
三、实施人才战略
实施人才战略,不断提高监理单位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是将传统监理单位转型为全咨的基本前提。发展全咨业务,必须有一支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的优秀团队。公司人力资源部需要系统地实施人才战略,不断创新和完善人才选拔机制,为全咨服务的开展提供人才保障。
1、加强人才的发掘,引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制定并实施有效的人才发展计划,重点培养复合型人才;
3、创建良好的发展激励机制,优化当前的人才管理体系,打造良好氛围的工作环境;
4、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机制,开展以订单为基础的培训,建设学习型企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程项目结构的调整,监理单位转型升级,开展全咨服务将是大势所趋。虽然当前监理行业转型可能面临诸多挑战和压力,但同其他咨询行业相比,监理行业发展全咨服务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监理单位必须积极把握这一机遇。
只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好合理的发展方向和措施,顺应时势,必将实现向全咨服务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