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开考仅剩29天了,在这最后的冲刺阶段,考生该如何备考才能提分呢?
建议一: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一个月的考试复习可以分为中期、短期、调整三个阶段。中期计划:可以用两周时间全面复习,夯实基础;短期计划:一周左右集中复习、查漏补缺;调整阶段:考前3到5天,调整放松,进入最佳心理状态。
除了制定周计划,还可以对每天各科复习的重点和时间投入进行统筹安排。比如早上读回来可以提神醒脑;午睡前的时间比较多,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题,即使是大题;睡前学习到很晚,可以安排一些比较轻松的,让自己开心平静的学习内容,保证睡眠。
考生考前调整要防止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完全放松,二是加班加点。“前者太放松,后者太紧张,所以两者都不可取。正确的态度是适度紧张,每天在考试的相应时间进入状态,保持一定的考试感觉。平静中有紧张,紧张时就会放松。”
建议二:重做错题,不留知识盲区。
考生要注意回归大纲,查漏补缺。比如根据大纲对知识点进行逐一梳理,保证知识复习无死角。另外,要注意重做错题,找出原因。
建议三:善用历年真题。
往年真题是考生备考最有价值的信息,因为真题不仅代表了每年考点和题型的变化趋势,也直接反映了命题规律。
考生可以在考前一个月学习和练习最近三到五年的真题试卷。在做测试的过程中,他们可以不断总结经验,了解命题专家的想法,从而知道如何设置“陷阱”,备考效果立竿见影。此外,通过真题的练习,还可以体验到考试时间的把握、解题方法的灵活运用和答题过程的规范,为增加考试成绩打下基础。
建议四:调整心理,增强自信。
备考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时间紧迫。反而有些考生会觉得自己好像还有点知识,很紧张。以平静的心态对待考试成绩,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否则容易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