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义教育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狭义教育就指学校教育。
2.教育的本质属性: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3.教育构成要素:教育者(主导)、受教育者(主体)、教育影响(内容和手段)。
4.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法)、沛西能(英),主张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人类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混淆了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忽视了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5.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孟禄(美)、桑代克(美)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的模仿”。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教育的社会性。
6.奴隶社会时期我国(夏商西周)的学校(校、序、庠)主要教育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奴隶社会时期西方:古希腊:斯巴达教育的内容是军事体操,具有尚武的特征。雅典教育内容主要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操等,具有崇文的特点。
8.春秋,私学兴起,自由办学、自由就学。战国,私学繁荣以儒、墨为主的显学盛行。
9.封建社会时期,我国的主要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
10.封建时期的西欧有教会学校和骑士学校两种学校教育形式。
11.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学萌芽阶段
12. 中国:
《学记》是《礼记》中一篇,著于战国晚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孔子,其教育思想反映在《论语》一书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法强调“学而时习”,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
13.西方:
苏格拉底,产婆术、问答法。
柏拉图《理想国》,最早提倡“寓学习于游戏”。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全面发展教育,历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昆体良《论演说家教育》又名《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教育著作,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教育学创立时期
14.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教学思想:“泛智教育”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
15.(1)卢梭,《爱弥儿》: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
(2)洛克《教育漫话》:①提出“白板说”;②倡导“绅士教育”。
(3)裴斯泰洛齐(慈爱的儿童之父)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16.(1)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理论代表人)《普通教育学》(1806),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新三中心论、五步教学法。
17.斯宾塞,《教育论》:①教育预备说(生活预备说);②认为课程是组织起来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18.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理论,平行教育原则。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19.凯洛夫,《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20.杨贤江(李浩吾)《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现代教育理论:
21.赞科夫,《教育与发展》,发展性教学理论,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
22.布鲁纳,《教育过程》,结构主义学说,强调让学生掌握基本学科结构。
23.瓦·根舍因,范例教学论。
24.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学》,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2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著作中系统论述了全面和谐教育思想。他的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发展:
26.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
(3)制约教育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促进(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2)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
27.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影响部分教育内容。促进(教育的政治功能):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影响社会舆论;促进民主,实现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8.教育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文化影响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促进(教育的文化功能):传递、传播、创新、选择。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29.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个人身心发展规律;
(4)民族文化传统;
(5)本国学制发展历史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30.学制的类型: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制。我国学制是由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制。
我国学制的发展:
31.1902年,壬寅学制,我国第一个颁布的学制,但并未实施。1904年,癸卯学制,我国第一个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学制。1912年--1913年,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我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的学制。1922年,壬戌学制,以美国为蓝本的学制,又称为“六三三学制”和“新学制”。
32.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特点: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公共性、基础性。
33.层次结构:学前教育(幼儿园)、初等教育(小学)、中等教育(中学)、高等教育(各种形式的大学)。
类别结构:基础教育(高中及以下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
34.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和出发点。教育目的的作用:激励、评价和调节作用。层次结构: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教师教学目标。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35.个人本位论: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主张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人的自我实现。社会本位论: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
36.我国的教育目的基本特征:
(1)培养社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3)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新实践精神。
37.我国的教育目的基本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
(2)人的教育思想;
(3)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
38.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9.素质教育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育;
(3)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
40.观察法
环境: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仪器: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参与度:参与性和非参与性观察。控制程度: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41.调查法
范围:普遍调查(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内容:现状调查、相关性调查、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
方法手段:问卷、访谈、测量、调查表。
42.历史法:通过分析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43.实验法:
场所: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目的:确认性实验(试探性实验)、探索性实验(预测)、验证性实验。
自变量数量:单一变量实验和多因素实验。
44.教育科学研究(基本流程):
(1)确定研究课题;
(2)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
(3)提出研究假设;
(4)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
(5)收集、整理、分析资料;
(6)作出结论;
(7)撰写论文。
45.叙事研究: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讲故事。
46.产品分析法:通过分析学生的产品,作文、作业、手工艺品等了解学生的研究方法。
47.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和创造性;连续性和广延性;长期性和间接性;主体性和示范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48.教师成长历程:
(1)成长历程:关注生存 (人际关系和管理学生)- 关注情境(备课,成绩)- 关注学生(衡量成熟的标志);
(2)发展途径:观摩分析、微格教学、专门训练、反思教学。
49.教师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1)适应不良;(2)职业心理健康;(3)职业倦怠:情绪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低。
课程的类型:
50.组织方式:学科课程(分科课程)、活动课程(中心课程、经验课程)、综合课程。
51.学习要求: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课程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52.开发主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53.呈现方式: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课程理论流派:
54.学科中心课程论(知识中心课程论)代表: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
55.活动中心课程论(经验中心课程论)代表:杜威、克伯屈;课程层次理论(古德莱德)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
56.课程设计开发模式:目标模式(泰勒);过程模式(斯腾豪斯)。
课程内容:
57.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教育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58.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每门学科以纲要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师教学的直接依据。
59.教材:教师和学生用的有关教学资料,如教科书、讲义、参考书、视听资料等。教材内容的组织和编排:直线式、螺旋式、纵向组织、横向组织。
60.课程资源: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发展的家庭、学校、社会资源。
61.课程资源的分类:
素材性(知识、技能、经验等)和条件性(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场地等)资源;
显性(看得见、摸得着)和隐性(潜在的,如关系、氛围等)资源;
文字性与非文字性资源(载体不同)。
62.课程评价:目标评价模式(泰勒);目的游离模式:重点转向“课程计划的实际结果”;CIPP评价模;CSE评价模式 。
6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基本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情绪、情感、道德和人格。
6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育观:学生观;学习方式;教师观;教师教学观;教师教学行为。
6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更贴近生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66.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体系;
(2)小学至高中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
(3)农村中学课程与技术培训相结合,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4)新课程结构的基本特征: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67.新课程评价的特点:
(1)重视发展,深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重视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的转移。
68.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校长负责制是学校管理的基本体制。
69.近代小学的开端是: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外院为小学。
70.我国小学教育的特点:基础性、义务性、全民性、全面性、趣味性、活动性、启蒙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71.顺序性——循序渐进,避免“拔苗助长”“陵节而施”。
72.阶段性——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不同阶段特点不同。
73.不平衡性——“关键期”,适时而教;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74.互补性——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75.内发论:强调遗传、身心成熟机制的作用。代表人物:孟子、格赛尔、霍尔、高尔登。
76.外烁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77.遗传:是前提条件,提供发展可能性;具有可塑性;生理成熟机制起到制约作用。
78.环境: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79.教育:主导因素。
80.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
8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觉与动作的分化;到后期获得了“客体永久性”;
前运算阶段:2-7岁,“万物有灵论”认为任何物体都是有生命的;思维单向性、不可逆性、刻板性;自我中心性;没有获得物体守恒概念;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标志是守恒观念形成;去自我中心;思维可逆,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命题运算阶段。认识命题之间的关系;进行假设--演绎推理,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具有抽象逻辑思维,能根据符号进行思维;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82.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走在最近发展区前面,并创造最近发展区。要把握好“学习的最佳期限”,教学要建立在相关心理机能开始形成的基础上,但要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8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1)婴儿期(0-1.5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2)儿童早期(1.5-4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该阶段的任务是培养自主性,体验意志的实现;
(3)学前期(4-6、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该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主动性,体验目的的实现;
(4)学龄期(6、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该阶段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5)青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体验着忠诚的实现。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18-25岁)、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25-50岁)、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50岁到死亡)。
84.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注意的品质:
85.注意范围(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对象的数目。
86.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活动上的时间长短持性。持续时间越长,注意就越稳定。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
87.注意的分配是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又称“分心”。
88.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89.感觉的特性:
(1)感觉适应:明适应、暗适应;
(2)感觉后效(感觉后象)正后象:不变;负后像:改变;
(3)感觉对比(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4)感觉的补偿作用和相互作用(联觉)。
90.知觉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
91.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92.记忆的分类:
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信息保存时间的长短:瞬时记忆(小于1秒)、短时记忆(小于1分钟、7±2组块);长时记忆(一分钟以上)。
93.遗忘的原因:
(1)消退说/衰退说(巴普洛夫);
(2)干扰说;
(3)压抑说(弗洛伊德);
(4)提取失败说(图尔文);
(5)同化说(奥苏贝尔)。
思维:
94.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
95.种类:
(1)根据发展水平不同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特征:a.流畅性;b.变通性或灵活性c.独创性)
96.想象的分类:
(1)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2)据想象的内容和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97.解决问题的策略:(1)算法;(2)启发法。
98.情绪的分类:心境、激情、应激;
情感分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99. 动机冲突:
(1)双趋势冲突;
(2)双避式冲突;
(3)趋避式冲突;
(4)多重趋避式冲突。
100.意识品质:
(1)意志的自觉性;
(2)意志的果断性;
(3)意志的坚持性;
(4)意志的自制性。
智力理论:
101.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一般因素(即G因素)和特殊因素(即S因素)。
102.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103.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自然智力。
104.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
105.气质类型:
胆汁质(张飞):粗枝大叶、表里如一、易感情用事;教育方式:直截了当,不宜激怒,说话有说服力、培养自制力。
多血质(王熙凤):反应迅速、活泼好动、情绪不稳定;教育方式:定期提醒、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扎实专一,多给活动机会。
黏液质(薛宝钗):稳定、踏实、沉着冷静;教育方式:耐心教育,给出足够的反应时间,培养其热情开朗的个性。
抑郁质(林黛玉):敏锐、外表温柔;教育方式:委婉暗示,多关心、爱护,培养自信。
106.认知风格:
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在信息加工时,参照内部标准,倾向于对事物的独立判断。
冲动型-沉思型:反应快,精确度低。同时性-继时性:采取宽视野,同时考虑多种假设。
107.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言语信息、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108.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泛化、分化);
斯金纳操作性(正强化 呈线性惩罚;负强化 取消性惩罚);
桑代克试误(效果率、练习率、准备率);
班杜拉观察学习(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109.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格式塔的完形-顿悟;托尔曼的符号;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发现学习学科、知识结构;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新旧经验之间的联系;加涅的信息加工:先行组织者策略。
110.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知识观: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反应;知识并不能准确无误的概括世界的法则;学生对相同知识有不同理解。
学习观:学习具有主动建构性;学习具有社会互动性;学习具有情境性。学生观:学生的经验世界具有丰富性和差异性。
教学观:教师先了解学生;除讲授学习材料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巧。
11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112.学习动机的分类:
动机产生诱因来源内部、外部;
学习动机内容社会意义 高尚、低级;
学习动机作用时间:近景直接、远景间接;
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113.韦纳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
能力大小,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况,外界因素。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
(1)因素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2)稳定性: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
(3)可控制性: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
114.学习迁移的类型:
(1)性质和结果:正迁移-促进作用、负迁移-阻碍作用;
(2)抽象和概括水平:水平(横向)迁移-同一层次间、垂直(纵向)迁移-不同;
(3)层次间移方向:顺向迁移-前对后的影响、逆向迁移-后对前的影响;
(4)迁移内容:一般(普遍、非特殊)迁移-原理、方法、态度;
(5)特殊(具体)迁移-要素。
115.学习迁移的理论:
(1)形式训练说——最早,无科学依据,迁移是自发的;
(2)共同要素说——桑代克,迁移情境中存在共同成分,才能迁移;
(3)概括化理论(经验类化说)——贾德,水下打靶实验;
(4)关系转换说——苛勒,小鸡啄米实验;
(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贝尔,布鲁纳,“为迁移而教”。
116.学习策略:
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资源利用策略。
117.小学生心理健康:多动症;儿童厌学症;焦虑症和考试焦虑;强迫症。
118.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
119.小学生安全教育:
骨折:对骨折病人的现场急救遵循以下原则,救命在前,防止休克。
扭伤:24小时内用冰敷,用冰块或毛巾反复多次冷敷,每次20—30分钟,间隔10—20分钟分钟进行一次,并检查皮肤的温度;24小时后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如怀疑骨折应去医院检查。
擦伤:用干净的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处的杂物;盖上消毒纱布,按压止血;外用创可贴或云南白药;每天换2次药,保持伤口通风,避免感染、红肿。
120.品德的结构:
(1)道德认识,核心部分;
(2)道德情感(催化剂);
(3)道德意志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4)道德行为(衡量道德的重要标志)。
121.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
122.常用的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
(3)情感陶冶法;
(4)实际锻炼法;
(5)品德评价法;
(6)道德修养法。
123.班级产生的背景:
(1)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2)在理论上对班级进行确认和论证的第一人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3)中国学校教育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1862年“京师同文馆”。
124.班集体的发展阶段:组件阶段、核心形成阶段 、发展阶段、成熟阶段。
125.班主任具体任务:
(1)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3)指导学生课余生活,关心身体健康;
(4)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
(5)指导班委会、少先队和共青团工作;
(6)做好家长工作,争取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
(7)评定学生操行。
126.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有效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1)观察法——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
(2)问卷法——了解学生的辅助手段;
(3)谈话法——积极、主动了解学生的方法;
(4)调查访问法——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
(5)书面材料分析法。
127.设立班级目标的注意要点:渐进、有恒、多样。
128.转化后进生:
(1)要正确对待后进学生,关心热爱后进生;
(2)弄清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状,对症下药;
(3)培养学习兴趣;
(4)要抓反复、反复抓。
129.课堂管理的原则:目标原则;系统原则;自组织性原则;激励原则;动态原则;反馈原则;了解学生的需要;创造积极的课堂人际关系。
130.课堂气氛类型:
(1)积极的课堂气氛;
(2)消极的课堂气氛;
(3)对抗的课堂气氛。
131.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前提;
(2)教师要以自己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重要变量;
(3)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与水平;
(4)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传递;
(5)公平公正,合理期望。
132.课堂纪律的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2)集体促成的纪律;
(3)任务促成的纪律;
(4)自我促成的纪律。
133.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学生的身心因素;教师的教育失策;环境因素。
134.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1)运用先入为主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
(2)正确对待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
(3)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
135.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
(1)日常性班级活动;
(2)班级晨会活动;
(3)值勤活动;
(4)班级自办报刊等舆论宣传活动。
136.少先队活动的特点:教育性;自主性;组织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
137.课外活动的内容:学科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社会活动;课外阅读活动;主体活动;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138.课外活动的特点:
(1)性质的自愿性和选择性;
(2)内容的伸缩和灵活性;
(3)形式的多样性;
(4)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5)活动方法的实践性;
(6)活动评价的综合性。
139.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要求:
(1)教育要求的一致性;
(2)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作用,起到互补作用;
(3)综合教育性;
(4)发展性。
140.我国主流的教学过程本质观点:特殊认识说。(间接性;简捷性;引导性;教育性)
14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142.教学的基本环节:(1)备课——教好课的前提;(2)上课——中心环节;(3)布置、检查课外作业;(4)课外辅导(集体和个别辅导);(5)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
143.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4)巩固性原则;
(5)量力性原则;
(6)因材施教原则;
(7)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8)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144.国外常用的教学方法:
(1)探究—研讨法;
(2)纲要图示教学法;
(3)程序教学法;
(4)非指导教学法(移情性理解,无条件尊重和真诚);
(5)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6)掌握式教学法;
(7)范例式教学;
(8)暗示教学法。
145.教学方法:我国常用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谈话法;
(3)以直接感官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
(4)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又称实习法、实践活动法;
(5)以陶冶情操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146.教学组织形式:
(1)班级授课制;
(2)小组教学(内部分组、外部分组);
(3)个别教学;
(4)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5)特朗普制(大班上课、小班研究、个别教学);
(6)复式教学。
147.教案的编写:
(1)教学重难点确定方法;
(2)教学目标的制定;
(3)板书设计——板书的类型(提纲式板书;对比式板书;练习式板书)。
148.课堂教学评价的类型:
(1)按评价的目的分为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2)按评价的主体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
(3)按评价过程中收集的数据性质分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149.学习评价的类型:
(1)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2)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150.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师德为先;学生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