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问:中国的管理会计师证书是由谁来颁发?
在中国,众所周知,会计类证书归属最终为财政部!中国的管理会计师自然是由财政部下属机构颁发,也就是财政部部属事业单位国家会计学院颁发证书,也是财政部立项,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的要求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组织搭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建设体系的,并且国务院多次点名。很多政府网站、中国会计报上都可以看得到通告以及信息。是中国唯一的财政部官方管理会计单位。
第二问:中国管理会计必须接受学习吗?
答:想要参加考试必须有管理会计的知识累计,但是中国的财务体制是全球独有的,以及管理会计的学习知识体系都是空白的,而填补这个空白的国家级机构只有国家会计学院,所以北国会联合高校以及财务专家教授把中国的管理会计形成体系,要求大家进行一个系统性的培训教学,并且把在线培训、模拟练习是和考试放在一起,这样才能在前期更快的补充我国的管理会计人才缺口。不过这都是暂时的,短期的缺口补齐之后,以后肯定是会考培分离的,所以想考一定要趁早,等到真的过了这段红利期,特别是2020年起,CNMA陆续在会计信息采集中,被河北、山东、江苏、北京纳入专业技术资格职称序列,且能抵3600元个税,后面的难度很定极高。
第三问:中国管理会计师含金量高吗?为什么还不普及?
答:财务会计往管理会计转型是已经进行的趋势,国内人才缺口最少在300万,在财政部决定取消从业资格后,初级职称报考的人数每年增长太多了,现在财务基本上人手一个初级职称,所以现在初级职称已经没什么竞争力了,你有了初级职称,企业觉得这个是应该的,并不是一个可以加分的点,而是你应该有的点,现在适合财务的入门级证书已经很少了,由国家会计学院颁发的管理会计师(CNMA初,中级)算的上是目前是唯一面向财务中基层人员的证书了。知识体系完善,符合企业的实战需求,对于增强学员的竞争力很有帮助,很多知识学习了后在企业可以直接就用上。
考证的目的也并不是说你有了证书就可以了,最终还是需要你本人去运用到工作的实践当中去的,工作能力突出的人,往往越能引起老板的关注与重视。如果一味的做传统会计,老板会觉得你就只是一个财务而已,中国最不缺的就是财务,换个一样,所以才要转型做管理会计,让企业不可缺少你。这样你升职加薪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CNMA已被部分省市财政厅(局)会计人员信息录入已经将中国管理会计师CNMA纳入专业技术资格职称体系。
1、管理会计有哪些特质?
1. 管理会计是帮助企业赚钱的会计。
传统的记账型会计,是数钱的会计,管理会计,则不仅仅数钱,还要告诉企业各部门怎么做才能赚更多的钱,不管是降成本也好,还是拓展业务也好,或者是提升效率也好。
2. 管理会计是过程的会计。
管理会计师必须与各个业务部门打成一片,形成鱼水关系,参与到企业的赚钱过程中,以会计专业知识和能力帮助大家出谋划策或者实施必要的控制,才能实现管理会计帮助企业赚钱的目标。
3. 管理会计是以现金为核心的会计
管理会计的最大专业性体现为以现金为核心。基于现金这一核心,管理会计建立了货币时间价值、现值、终值、NPV、IRR、资金成本、资金结构以及相关性、敏感性和安全边际分析等一整个管理会计的专业体系。
4. 管理会计是影响力会计
管理会计师除了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掌握沟通、协调、人际关系处理、领导力、跨职能团队等多方面的软技能。运用这些软技能和专业知识,管理会计师通过其影响力,一是引导领导正确而深入地认识管理会计及其实践,二是引领全体员工在工作中持续不懈地开展管理会计实践。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1. 财务会计“向后看”,管理会计“向前看”
(1)财务会计是与过去作比较,比如将2014年的财务报表与2013和2012年度财务报表做比较,而管理会计则是先设定基于战略的目标或标准,然后再将实际结果与当初设定的目标或标准进行比较。
(2)财务会计在报表中只考虑显性成本(也称为会计成本),不考虑隐性成本(也称为机会成本),而管理会计则既考虑显性成本,也考虑隐性成本。
2. 财务会计提供综合性信息,管理会计提供细节性信息
(1)由于管理会计将成本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变动成本一定是直接成本),因此它能够高度体现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特性可以使管理会计展示单个产品、部门(甚至员工)或顾客的财务信息,并且可以用于模拟不同经营方案的财务结果(如本量利分析)。
(2)由于财务会计只将成本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并要求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匹配所发生的收入与成本,因此它无法体现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财务会计只适合展示整个公司的综合性财务信息。
3. 财务会计强调信息准确性,管理会计强调信息相关性
财务会计更多地要求采用历史信息,以确保准确性,只有在保证一定准确性的前提下才允许使用公允价值。而管理会计更加注重信息的相关性,但也尽量保证合理的准确性。管理会计大量地运用预测财务数据来描述未来的经营情况,这样做对自然对决策更有意义。但管理者要认识到预测的财务数据或多或少是不准确的,自己应该不断提升预测能力,尽量保证信息的合理准确。
4. 财务会计必须符合会计准则,管理会计必须符合逻辑
(1)财务会计报表由企业管理者编制,而外部使用者一般不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在利益驱动下,企业管理者容易通过操纵财务会计报表,误导外部投资者。
(2)管理会计报表的编制者和使用者都是企业内部管理者,而这属于企业内部管理行为,因此不需要政府进行监管,也不需要符合公认的会计准则。管理会计强调的是符合逻辑关系,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支持管理活动。
5. 财务会计与凭证打交道,管理会计与经营打交道
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的人员并不需要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他们只要有能够反映经营活动的凭证就可以工作。这也是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可以外包的原因。
因为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服务的,所以不了解经营活动的人员一定无法开展管理会计工作。
3、管理会计是管理还是会计?
1. 如果是基于管理的信息系统,主体当然是会计人员。但是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懂得管理的需求,做到会计信息系统和业务运行系统的一体化。
2. 如果是服务于管理的工具或者手段,或者是基于会计的管理系统,那么各级管理者就应该是主体,会计是主体的附属。因为系统往往和组织的架构、流程等问题息息相关,远远不是会计能搞定的。
3. 在实践层面,管理会计与管理密切相关的特性决定了管理会计很多工作都是跨部门的,它需要业务部门懂会计,会计人员懂业务。
4. 即使是作为服务于管理的信息支持体系,要实现这个功能,也需要管理者有会计思维,善于应用会计数据;需要会计有管理者思维,能够共情管理者的决策场景,明白管理者需要什么样的数据,这些数据应该怎么生成。
4、为什么要考取管理会计
因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管理会计在各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管理会计培养的是精财务、懂管理、会业务、能决策的价值创造者,转型管理会计是未来趋势。而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师专业能力认证,证书由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颁发,是中国本土首个管理会计权威认证,含金量高,就业竞争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