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内容及分值比例 基础知识
第一章 健康管理概论 分值占比:0—1%
第二章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 分值占比:3—5%
第三章 预防医学基础知识 分值占比:4—5%
第四章 常见慢性病 分值占比:6—8%
第五章 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 分值占比:3—5%
第六章 健康教育学 分值占比:5—8%
第七章 营养与食品安全 分值占比:4—6%
第八章 身体活动基本知识 分值占比:4—6%
第九章 心理健康 分值占比:3—5%
第十章 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 分值占比:2—4%
第十一章 康复医学基础知识 分值占比:2—4%
第十二章 健康信息学 分值占比:3—5%
第十三章 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 分值占比:2—3%
第十四章 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 分值占比:3—5%
第十五章 健康管理服务营销 分值占比:2—5%
第十六章 健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分值占比:1—4%
健康管理师考试大纲 基础部分
第一章 健康管理概论
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概念(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新的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以及中医治未病为指导,通过采用现代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 其目的是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健康效益。 健康管理的八大目标:1.完善健康和福利2.减少健康危险因素3.预防疾病高危人群患病4.易化疾病的早期诊断5.增加临床效用、效率6.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7.消除或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8.对疾病结局作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1. 健康管理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健康管理就是在控制健康风险这个需求的基础上对健康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也就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健康管理服务 4个特点:标准化、量化、个体化、系统化。2. 健康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掌握)①完善健康和福利 ②减少健康危险因素 ③预防疾病高危人群患病 ④易化疾病早期诊断 ⑤增加临床效用效率 ⑥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病 ⑦消除和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 ⑧对疾病结局做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3. 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掌握)第一步:了解和掌握你的健康,开展健康状况检测和信息收集。(调查问卷+体检)①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等;②目前健康状况、疾病既往史、家族史;③生活方式:膳食、体力活动和运动、吸烟、饮酒、睡眠、休息;④体格检查和血、尿实验室检查(血脂、血糖等);⑤健康知识、信念;定性调查;心理状况等第二步:关心和评价你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和健康评价。对目前的生活习惯行为、生理(体检)指标及未来患病/死亡危险性进行定性或量化评估。第三步:改善和促进你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进行健康干预。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以多种形式来帮助个人采取行动、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控制健康危险因素。主要内容有:膳食指导、运动干预、心理疏导、戒烟限酒。4. 健康管理的服务流程(掌握)①健康体检 ②健康评估 ③个人健康管理咨询 ④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 ⑤专项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5. 健康管理基本策略的种类(掌握)①生活方式管理 ②需求管理 ③疾病管理 ④灾难性病伤管理 ⑤残疾管理 ⑥综合的人群健康管理6. 生活方式管理的概念(掌握)7. 疾病管理的概念(掌握)8. 疾病管理的主要特点(掌握)①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 ②关注个体或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 ③医疗卫生服务及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至关重要。9. 中国迫切需要健康管理的主要表现(熟悉)①人口老龄化起步晚,速度快,数量大。②慢性疾病患病率迅速上升,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日益严重。③慢性病的疾病负担。④健康保障模式的改变。10. 健康与生产力管理的概念、基本原理及测量方法(熟悉)概念:健康与生产力管理的宗旨是探索如何有效建立企业人群健康管理路径,推动企业生产力,最终达到提升城市乃至于国家竞争力的目的。基本原理:开展健康与生产力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系统性收集工作场所人群健康状况、健康风险、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健康相关信息,以及评估这些信息和临床及经济结局的关联以确定健康、伤残、疾病、并发症、返回工作岗位或恢复正常功能的可能性。测量方法:健康指标的检测;工作限制问卷(WLQ)。
第二章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临床医学的学科分类: 1. 按治疗手段分:以药物治疗为主的内科学,以手术治疗为主的外科学,理疗学,放射治疗学,核医学,营养治疗学和心理治疗学。 2. 按治疗对象分:妇产科学,儿科学,老年病学,围生医学,危重病医学,职业病学。 3. 按人体系统或解剖部位分:口腔科学,神经病学,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胸外科。 4. 按病种分:结核病学,肿瘤学,精神病学。 5. 按诊断手段分:临床病理学,医学 检验学,放射诊断学,超声诊断学。1. 循证医学的概念及核心内容(掌握)循证医学通常的定义是:应用最多的有关信息(最佳的证据),通过谨慎、明确和明智的确认和评估,做出医学决策的实践活动。核心内容:医生对患者建议或实施任何诊断、治疗或预防保健措施,都要尽可能基于可靠的证据、证明这种措施确实对患者有益,并且尽可能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比。2. 问诊和病史采集的主要内容(掌握)①患者一般情况 ②主诉 ③现病史 ④既往史 ⑤个人史和家族史 ⑥(女性)月经和生育史3. 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掌握)①视诊 ②触诊 ③叩诊 ④听诊 (俗称:望触叩听)4. 临床实验室检查的主要内容(掌握)①血液检验 ②体液与排泄物检验 ③生化学检验 ④免疫学检验 ⑤病原学检验5. 疾病的X线图像改变(掌握)疾病X线图像改变:①大小改变 ②位置改变 ③形态改变 ④轮廓改变 ⑤密度改变 ⑥功能改变6. CT检查的优缺点(掌握)7. 超声检查的主要用途(掌握)8. 磁共振成像(MRI)图像的优缺点(掌握)9. 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掌握)10. 内镜检查的临床应用(掌握)11. 药品的概念(掌握)12. 合理使用抗生素应遵循的原则(掌握)13. 介入治疗的概念(掌握)介入治疗是指在医学影像或内镜的导向下,利用经皮穿刺和导管技术,通过药物、物理、化学等手段直接消除或减轻局部病变,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具有微创、可重复性强、定位准确等特点。14. 放射治疗的原理及副作用(掌握)15. 物理疗法的临床应用(掌握)物理治疗广泛用于:①各种炎症尤其是慢性炎症的恢复治疗;②各种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的恢复治疗;③各种原因导致的肌肉损伤的治疗;④术后并发症的治疗;⑤有一些疗法如超声波扩大了原有的作用,成为外科手术工具。
第三章 预防医学基础知识预防医学的三大特点: 1. 预防医学的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及确定的群体,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者。 2. 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重点研究健康影响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预防的有效手段和效益 3. 采取的对策既有针对于个体预防疾病的干预,更重视保障和促进人群健康的社会性措施。 1. 三级预防策略的概念(掌握)2. 第一级预防的内容(掌握)又称病因预防,即消除有害因素、控制致病条件。包括两方面:一是针对健康个体的措施,二是针对整个公众的社会措施,即针对公众健康所采取的社会和环境措施。3. 第二级预防的内容(掌握)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的“三早”。对于传染病,除了“三早”,尚需早报告及早隔离,即“五早”。4. 第三级预防的内容(掌握)5. 临床预防服务的概念(掌握)临床预防服务指在临床场所对健康者和无症状的“患者”病伤危险因素进行评价,然后实施个体的干预措施来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6. 临床预防服务的主要内容(掌握)①健康咨询 ②健康筛检 ③化学预防 ④免疫接种7.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主要内容(掌握)8. 健康维护计划的主要内容?(掌握)健康维护计划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根据危险因素的评估以及患者的性别、年龄的信息,确定干预的措施,包括健康咨询、健康筛检、免疫接种和化学预防。9. 社区的概念(掌握)10. 社区公共卫生的概念(掌握)11.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要点(掌握)第四章 常见慢性病慢性病的五大特点:1. 病因复杂 2. 起病隐匿 3. 病程较长 4. 难以治愈 5. 预后较差1. 慢性病致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掌握)慢性病危险因素大致分为三类:环境危险因素、行为危险因素和宿主危险因素。①吸烟 ②饮酒 ③不合理膳食 ④肥胖与超重 ⑤缺乏体力活动 ⑥病原体感染 ⑦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 ⑧遗传和基因因素2. 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掌握)我国癌症主要危险因素分别是:①吸烟 ②乙型肝炎病毒及其他病毒感染 ③膳食营养因素 ④职业危害 ⑤其他环境因素。3. 高血压的概念(掌握)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损害性疾病。是全球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4. 血压测量的主要方式(掌握)血压测量有三种方式:诊室血压、自测血压、动态血压。5. 诊室血压的测量方法(掌握)6. 自测血压的基本方法(掌握)7. 动态血压的概念及参考标准(掌握)动态血压是指患者佩戴动态血压检测仪记录的24小时血压。动态血压的正常值国内参考标准为:24小时平均值<130/80mmHg,白昼平均值<135/85mmHg,夜间平均值<125/75mmHg。8. 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掌握)高血压危险因素较多,比较明确的是:超重/肥胖或腹型肥胖、高盐饮食、长期过量饮酒、长期精神过度紧张。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①高钠、低钾膳食 ②体重超重或肥胖 ③饮酒 ④其它危险因素,如遗传等。9. 糖尿病的概念(掌握)10. 糖尿病的分型(掌握)糖尿病可分为1型、2型、其它特殊类型及妊娠糖尿病4种。15.糖尿病的常用诊断标准(掌握)11. 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掌握)①遗传因素 ②肥胖或超重 ③体力活动不足 ④膳食因素 ⑤早期营养 ⑥糖耐量损害 ⑦胰岛素抵抗(IR)⑧高血压及其他易患因素1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概念(掌握)13. 冠性病的分型(掌握)冠心病分5型: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2)心绞痛;3)心肌梗死;4)缺血性心肌病;5)猝死。新的分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慢性冠脉病。14.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掌握)15. 冠心病的主要诊断方法(掌握)16. 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掌握)①高血压 ②血脂异常和高胆固醇血症 ③超重和肥胖 ④糖尿病 ⑤生活方式 ⑥多种危险因素的联合作用 ⑦其它,如家属史等。17. 脑卒中的概念(掌握)脑卒中是指一组发病急骤的血管病,又称急性脑血管病事件,俗称中风。脑卒中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和脑梗死。18. 脑卒中的临床表现(掌握)19. 脑卒中的主要诊断方法(掌握)20.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掌握)①高血压 ②心脏病 ③糖尿病 ④血脂异常 ⑤吸烟 ⑥饮酒 ⑦颈动脉狭窄 ⑧肥胖 ⑨其它2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概念(掌握)2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表现(掌握)主要症状:①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 ②咳痰 ③气短或呼吸困难,这是标志性症状 ④喘息和胸闷 ⑤全身性症状,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体征:早期不明显,随疾病进展,可出现桶状胸、呼吸变浅、频率增快,肺叩诊呈过度清音,两肺呼吸音减低,肺部干、湿啰音;低氧血症者可出现黏膜及皮肤发绀,伴右心衰竭者可见下肢水肿、肝大。2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掌握)①个体易感因素 ②环境因素:吸烟、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感染。
第五章 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的定义: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健康状态和事件在人群中的分布、影响和决定因素,用以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 基本内涵: 1. 研究对象是人群 2. 不仅研究各种疾病,而且研究健康状态和事件 3. 重点是研究疾病、健康状态和事件的分布、影响和决定因素 4. 落脚点是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1. 流行病学的概念(掌握)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与健康状况和事件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和决定因素,用以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2.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掌握) 3. 比例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掌握)是表示同一事物局部与总体之间数量上的比值,分子和分母的单位相同,而且分子包含于分母之中。常用P=a/(a+b)来表示。4. 比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掌握)比也称相对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所得的值,说明两者的相对水平,常用倍数或百分数表示。相对比=甲指标/乙指标(或×100%)。5. 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掌握)6. 发病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掌握)是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发病率=(一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7. 发病率指标的用途(掌握) 8. 患病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掌握)是指在特定时间点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和旧病例的人数总共所占的比例。患病率=(特定时间点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数)×k9. 患病率的影响因素(掌握)影响患病率的因素很多,但患病率主要受发病率和病程的影响,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病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时,则患病率(P)、发病率(I)和病程(D)三者之间存在下述关系:患病率=发病率×病程10. 患病率指标的用途(掌握)11. 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掌握)12. 死亡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掌握)是指某人群在单位时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死亡率=(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k13. 病死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掌握)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病死率=(一定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100. 生存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掌握)存活率,指患某种病的人经n年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占观察病例数的比例。n年生存率=(随访满n年的某病存活病例数/期初该病病例数)*100. 相对危险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掌握)16. 比值比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掌握)比值比(OR)又称优势比、交叉乘积比。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17. 归因危险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掌握)18. 现况调查的概念(掌握)19. 现况调查的种类(掌握)现况调查的种类:①普查、②抽样调查(抽样方法众多):非随机抽样、随机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多阶段抽样)20. 现况调查的优缺点(掌握)优点:①采用抽样调查, 研究结果具有推广意义 ②同期对照 ③可同时观察多个指标。缺点:①因果难定 ②无法获得发病率信息 ③低估患病率水平21. 队列研究的概念(掌握)22. 队列研究的原理(掌握) 23. 队列研究的特点(掌握)24. 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掌握)25. 病例对照研究的原理(掌握)26. 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掌握)①在疾病发生后进行 ②研究对象按照发病与否分组 ③暴露情况通过回顾获得 ④由果及因的推理 ⑤经两组暴露水平比较,分析暴露于疾病关联,获得OR27. 实验性研究的概念及基本特点(掌握)特点:①属于前瞻性研究 ②随机分组 ③有干预措施28. 临床试验的概念及目的(掌握)29. 社区实验的概念及使用方法(掌握)30. 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掌握)31. 真实性的概念及评价真实性的指标种类(掌握)32. 筛检试验的概念(掌握)33. 筛检的主要用途(掌握)①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②发现高危个体 ③开展流行病学监测 ④了解疾病的自然史*在健康管理中,筛查的目的是早期发现患者,发现高危人群,以便制定干预策略。34. 医学统计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掌握)35. 医学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掌握)①统计设计 ②统计描述 ③统计推断36. 医学统计资料的类型(掌握)①计量资料 ②计数资料 ③等级资料37. 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掌握)①研究设计 ②收集资料 ③整理资料 ④分析资料38. 总体的概念(掌握)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是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变量值的集合。39. 样本的概念(掌握)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观察单位,其测了值(或观察值)的集合。40. 参数的概念(掌握)参数指总体指标,如总体均数、总体率、总体标准差等。41.统计量的概念(掌握)统计量指样本指标,如样本均数、样本率、样本标准差等。42. 误差的概念(掌握)医学研究中的误差通常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测量误差,以及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差,即抽样误差。43. 算数平均数的概念(掌握)44. 中位数的概念(掌握)指一组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观测值中位次居中的那个观察值。常用M表示。45. 几何均数的概念(掌握)46. 方差及标准差的用途(掌握)47. 百分位数的用途(掌握)常用于描述偏态分布资料在某百分位置上的水平及确定偏态分布资料医学参考值范围。48. 统计表的结构(掌握)包括标题、标目、线条、数字等部分,有些统计表还有备注。49. 统计表制表的基本要求(掌握)50. 统计图制图的基本要求(掌握)51. 统计推断的概念(掌握)52. 假设检验的概念及基本原理(掌握)53.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掌握)①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②选定检验方法,计算检验统计量 ③确定p值,做出统计推断54. 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掌握)
第六章 健康教育学
健康教育的概念: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 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其着眼点是促进个人或群体改变不良的行为与生活方式。
1. 健康教育的概念(掌握)2. 健康促进的概念(掌握)3. 健康促进涉及的主要活动领域(掌握)(1)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2)创造健康支持环境;(3)增强社区的能力;(4)发展个人技能;(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4. 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的区别和联系(掌握)两者都运用了基线资料收集-需求评估-干预实施-效果评价的管理过程,只不过健康教育主要侧重在知识、态度、信念、行为方面, 而健康管理还重视从体格检查的资料获得信息、强调对生活方式和行为的长期、连续的管理。 5. “知信行”模式(KAP) 的概念(掌握)6 健康信念模式(HBM) 的概念(掌握)7. 健康信念模式(HBM) 的内容(掌握)8. 自我效能的概念(掌握)9. 行为改变的5个阶段(掌握)①没有打算阶段 ②打算阶段 ③准备阶段 ④行动阶段 ⑤维持阶段⑥对于成瘾行为,还有第六个阶段,即终止阶段 10. 传播的概念(熟悉)通常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符号进行的信息交流与分享,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行为。11. 五因素传播模式的要点(熟悉)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即“一个描述传播行为的简单方法,就是回答下列5个问题:①谁(who)?②说了什么(says what)?③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 what channel)?④对谁(to whom)?⑤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又称“5w”模式。①传播者(控制研究)②信息与讯息(内容研究)③媒介渠道(媒介研究)④受传者(受众研究)⑤效果(效果研究)12. 人际传播的概念(掌握)人际传播也称人际交流,是指人与人之间进行直接信息沟通的一类交流活动。人际传播可以分成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三种形式。13. 人际传播的特点(掌握)14. 常用人际传播形式(掌握)①讲课(咨询) ②同伴教育 ③演示与示范15. 健康教育需求评估的主要内容(掌握)16. 行为诊断应遵循的主要程序(掌握)①区分引起健康问题的行为与非行为因素 ②区别重要行为与不重要行为 ③区别高可变性行为与低可变性行为17. 影响健康行为的三个因素(掌握)18.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具体目标应遵循的原则(掌握)19. 健康教育干预策略的主要方面(掌握)①教育策略 ②环境策略 ③政策策略20. 实施健康教育计划的主要工作(掌握)①制定实施的工作时间表 ②实施的质量控制 ③组织机构建设 ④实施人员培训 ⑤设施设备与健康教育材料21. 健康教育计划评价的主要内容(掌握)①形成评价 ②过程评价 ③效果评价(近期和中期效果评价称效应评价,远期效果评价称结局评价)22. 健康教育常见的评价方案(熟悉)*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模式①“知信行”模式 ②健康信念模式 ③自我效能理论 ④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第七章 营养与食品安全
七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水,膳食纤维 宏量营养素(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 微量营养素:矿物质,维生素 矿物质常量元素:在人体含量较多,大于体重的0.01%,每日膳食需要量都在100mg以上 钙,镁,钾,钠,磷,氯,硫 矿物质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小于0.01%,每日膳食需要量微克至毫克的矿物质 铁,碘,锌,硒,铜,钼,铬,钴 1. 营养的概念(掌握)机体通过摄取食物,经过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作为构建机体组织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2. 营养素的概念(掌握)指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营养素是机体为了维持生存、生长发育、体力活动和健康,以食物的形式摄入的必需物质。 3. 营养素的分类(掌握)宏量营养素 -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微量营养素 - 矿物质、维生素 (另有:纤维素、水)4.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概念(掌握)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5. 平均需要量的概念(掌握)平均需要量(EAR): 是群体中各个体需要量的平均值。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的个体需要摄入水平。 6. 推荐摄入量的概念(掌握)推荐摄入量(RNI):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绝大多数97%-98%的个体需要摄入水平。 7. 适宜摄入量的概念(掌握)适宜摄入量(AI):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摄入量。可用作个体摄入量的目标,该量可满足目标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8.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的概念(掌握)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最高量。9. 能量系数的概念(掌握)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能量值。 10. 碳水化合物的作用和分类(掌握)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分为糖、寡糖、多糖三类。 11. 血糖生成指数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掌握)12. 碳水化合物参考摄入量(掌握)建议占总能量的55%-65%(适宜摄入量AI)13. 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掌握)糖谷类和薯类食物。 14. 脂肪酸的常见分类方法(掌握)A 按脂肪酸碳链长度可分为: 长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酸;B 按脂肪酸饱和程度分为: 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 C 按空间结构:顺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 D 按不饱和脂肪酸第一个双键的位置分:分为n-3系、n-6、n-7等。15. 类脂的分类和特点(掌握)16. 反式脂肪酸的概念(掌握)17. 固醇的分类(掌握)固醇的概念:类固醇中含有自由羥基者视为高分子醇,称为固醇。常见的固醇有动物组织中的胆固醇和植物组织中的谷固醇。18. 脂类的生理功能(掌握)19. 必须脂肪酸的概念(掌握)指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酸。人体的必需脂肪酸是亚油酸和α-亚麻酸两种。20. 必需脂肪酸的生理功能(掌握)①构成线粒体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③参与胆固醇代谢、④参与精子的形成、⑤维护视力。21. 成人膳食脂肪适宜摄入量(掌握)中国成人膳食脂肪适宜摄入量(AI)(脂肪能量占总能量的百分百,%)
注:SFA 饱和脂肪酸,MUFA单不饱和脂肪酸,PUFA 单不饱和脂肪酸。22. 蛋白质的组成(掌握)蛋白质组成为:碳50%-55%、氢6.7%-7.3%、氧19%-24%、氮12%-19%、及硫0%-4%,有些蛋白质还含有磷、铁、碘、錳及锌等元素。 23. 蛋白质的分类(掌握)①完全蛋白 ②半完全蛋白 ③不完全蛋白 24. 氮折算成蛋白质的折算系数(掌握)每克氮相当于6.25g蛋白质(即100/16),其折算系数为6.25。样品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g%)=每克样品中含氮(g)*6.25*100% 25. 氨基酸的概念(掌握)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分子中具有氨基和羧基的一类化合物,具有共同的基本结构。26. 氨基酸的分类(掌握)营养学上分为:①必需氨基酸 ②非必需氨基酸 ③条件氨基酸。27. 人体必需氨基酸种类(掌握)必需氨基酸有九种:①异亮氨酸 ②亮氨酸 ③赖氨酸 ④蛋氨酸 ⑤苯丙氨酸 ⑥苏氨酸 ⑦色氨酸 ⑧缬氨酸 ⑨组氨酸28. 限制氨基酸的概念(掌握)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的必须氨基酸组成与参考蛋白质相比较,缺乏较多的氨基酸称限制氨基酸,缺乏最多的一种称第一限制氨基酸。29. 蛋白质的消化方式(掌握)食物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但主要在小肠、胃内消化蛋白质的酶是胃蛋白酶。适宜作用的PH为1.5-2.5. 30. 氮平衡的概念(掌握)氮平衡是指氮的摄入和排出量的关系,氮平衡常用于蛋白质代谢,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和蛋白质需要量研究。31. 蛋白质推荐摄入量(掌握)32. 蛋白质的食物来源(掌握)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可分为植物性蛋白质(谷类蛋白10%左右和豆类蛋白36%~40%)和动物性蛋白质(蛋类11~14%、奶类3.0~3.5%、肉类15~22%)两大类。33. 维生素的概念及种类(掌握)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须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是一类调节物质,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按溶解性质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34. 脂溶性维生素的主要分类(掌握)脂溶性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A、D、E、KVA(视黄醇)、VD(钙化醇,抗佝偻病维生素)、VE(生育酚,抗不育维生素)、VK(凝血维生素)35. 水溶性维生素的主要分类(掌握) 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B族中主要有VB1(硫胺素),VB2(核黄素),VPP(尼克酸),VB6(吡哆醇),VB12(钴胺素),生物素,叶酸,泛酸(遍多酸)36. 矿物质的分类(掌握)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较多,需要量交大的为常量元素,有:钙,镁,钠,钾,磷,氯。37. 微量元素的分类(掌握)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很少,包括:铁、碘、锌、硒、铜、錳、铬、钴。38. 平衡膳食的概念(掌握)39. 食物的主要分类(掌握)①谷类及薯类 ②动物性食物 ③豆类和坚果 ④蔬菜、水果和菌藻类 ⑤纯能量食物。40.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内容(掌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内容如下: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③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④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⑤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⑥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⑦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⑧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⑨如饮酒应限量 ⑩吃新鲜卫生的食物41.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内容(掌握)42. 保健食品的概念(掌握)43. 中国保健食品的主要分类(掌握)①营养素补充剂 ②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44. 中国营养补充剂的概念(掌握)45. 食品安全的概念(掌握)指在常规的使用方式和用量的条件下长期食用,对食用者不产生不良反应的实际担保。46. 食源性疾病的概念(掌握)第八章 身体活动基本知识身体活动的概念:指由于骨骼肌收缩引起的机体能量消耗增加的所有活动 身体活动原则:FITT- VP原则 频率F 强度I 时间T类型T 活动量V 进度P 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1. 按日常活动的身体活动类别(掌握)①职业性身体活动 ②交通往来身体活动 ③家务性身体活动 ④运动锻炼身体活动2. 按能量代谢的身体活动类别(掌握)身体活动,根据肌肉活动的能量来自无氧代谢还是有氧代谢,分为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运动,简称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3. 有氧代谢的概念(掌握)4. 无氧代谢的概念(掌握)5. 按生理功能和运动方式的身体活动类别(掌握)①关节柔韧性活动 ②抗阻力活动 ③身体平衡和协调性练习6. 身体活动强度的分级(掌握)通常将身体活动强度分为低、中、高3个级别,也有分为低、中、高、极高4个级别者。运动强度相当于最大心率%自我感知运动强度(RPE)代谢当量(MET)相当于最大心率=220-年龄代谢当量1梅脱(MET)=3.5ml/kg/min (每公斤体重每分钟耗氧量)= 1.05kcal(44kJ)(每公斤体重每小时耗能量)= 3个千步当量7. 个体身体活动指导的基本原则(掌握)①动则有益 ②贵在坚持 ③多动更好 ④量力适度8. 制定个体活动计划应包括的内容(掌握)①收集基本信息 ②确定身体活动目标量 ③活动形式 ④活动强度和时间 ⑤活动进度9. 身体活动伤害的预防措施(掌握)10. 5-17岁儿童的身体活动建议(掌握)11. 成年人身体活动建议(掌握)①每日进行6-10千步当量身体活动 ②经常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③积极参加体育和娱乐活动 ④维持和提高肌肉和关节功能 ⑤日常生活“少静多动”12. 老年人身体活动的内容(掌握)①有氧运动 ②抗阻力活动 ③功能性身体活动13. 老年人身体活动量(掌握)14. 老年人身体活动注意事项(掌握)15. 2型糖尿病患者身体活动的注意事项(掌握)16.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活动方式(掌握)运动形式以大肌肉群参与的有氧耐力运动为主,提倡高血压患者金星有氧、中低强度、持续10分钟以上的活动。17.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活动量(掌握)18.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注意事项(掌握)第九章 心理健康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征(人格) 1. 心理过程: a.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遗忘、想象等 b. 情感过程:基本情绪、情感活动 c. 意志过程:确定目标并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过程 2. 人格: a. 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观念、理想、世界观等 b. 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 心理健康的定义: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力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心里想的和外面表现的是一致的)1. 心理过程的概念(掌握)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脑对现实的反应过程。2. 心理过程的内容(掌握)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这三个过程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3. 个性心理包括的内容(掌握)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性。4. 个性倾向性包括的内容(掌握)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5. 个性特性包括的内容(掌握)包括能力、气质、性格。6. 心理健康的概念(掌握)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7. 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掌握)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的生活。8. 心理健康包括的内容(掌握)心理健康包括七个方面:①智力正常、②情绪健康、③意志健全、④行为协调、⑤人际关系适应、⑥反应适度,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9. 心理健康的标准(掌握)①智力正常、②情绪稳定与愉快、③良好的人际关系、④良好的适应能力。10. 心理咨询的主要技术(掌握)主要包括①共情、②倾听、③提问、④表达。11. 共情的主要内容(掌握)12. 倾听的主要内容(掌握)包括①来访者的经历;②来访者的情绪;③来访者的观念;④来访者的行为。13. 提问的主要内容(掌握)①开放性提问,通常以“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能不能”、“愿不愿告诉我”等形式提问;②封闭性提问,通常以“是否”、“有无”等提问。14. 表达技巧的主要内容(掌握)①鼓励、②释义、③澄清、④解释、⑤自我暴露。15. 人际沟通的概念(掌握)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的过程,是一种直接的沟通形式。16. 有效沟通的行为要素(掌握)①目光接触 ②点头赞许 ③专心一致 ④有效重复 ⑤避免打断对方说话 ⑥转换角色17. 常见的心理问题(掌握)①焦虑与焦虑症 ②抑郁与抑郁症 ③恐惧与恐惧症 ④强迫症 ⑤疑病症 ⑥网络成瘾 ⑦性心理问题 ⑧婚恋问题 ⑨ 社会适应问题 ⑩心理应激障碍18. 焦虑的概念(掌握)19. 焦虑症的概念(掌握)20. 抑郁的概念(掌握)21. 原发性抑郁障碍的概念(掌握)原发性抑郁障碍是指除外脑和躯体病、药物、酒精滥用、其他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等所引起的抑郁综合征。22. 继发性抑郁障碍的概念(掌握)23. 抑郁症的表现(掌握)24. 抑郁症的概念(掌握)抑郁症又称忧郁症,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心理疾病,其症状表现比抑郁更为严重。25. 网络成瘾的概念(掌握)26. 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掌握)27. 性心理问题的概念(掌握)28. 性心理问题的常见症状(掌握)①恋物癖 ②异性装扮癖(异装癖) ③露阴癖 ④窥淫癖 ⑤性施虐癖和性受虐癖 ⑥易性癖29. 社会适应问题的概念(掌握)社会适应是个人为与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它是个体与各种环境因素连续而不断改变的相互作用过程。30. 社会适应的基本组成部分(掌握)①个体 ②情境 ③改变 31. 个人成长因素中婴儿期的主要内容(掌握)断奶引起的分离焦虑。32. 个人成长因素中幼儿期的主要内容(掌握)33. 个人成长因素中学龄期的主要内容(掌握)在这个时期,儿童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引导学习兴趣等。34. 个人成长因素青少年时期的主要内容(掌握)35. 形成心理问题的其他因素(掌握)①认知评价 ②社会支持 ③人格特征 ④应激源的可预期性和可控性36. 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掌握)一个是改变环境;另一个是改变自己:①调节自我的认知 ②调节自我情绪,选择适当行为 ③寻找专业的心理帮助37. 调节自我认知的方法(掌握)①校正自我认知 ②建立合理的自我期望 ③纠正归因偏见 ④多用积极的思维方式38. 调节自我情绪的适当行为(掌握)①宣泄 ②转移39. 适用的宣泄方法(掌握)①倾诉 ②哭泣 ③写作第十章 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体质分类:1. 平和型2. 气虚型3. 阳虚型4. 阴虚型5. 痰湿型6. 湿热型7. 血淤型8. 气郁型9. 特禀型常用养生保健方法:1. 因时调养:根据四时气候变化,顺时调养2. 饮食保健:性、味、归经、升降浮沉;和五味,有节制,注意饮食卫生,因时因人而宜3. 传统运动养生: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太极剑、易筋经、六字诀4. 经络保健:针,灸,推拿,穴位贴5. 药物养生:不盲目进补、补勿过偏、辩证进补、盛者宜泻、泻不伤正、用药宜缓6. 起居调养:和谐自然、起居有常、劳逸适度7. 娱乐养生:琴棋书画、花木鸟鱼、旅游观光、艺术欣赏8. 精神养生:清静养神、立志养德、修身养性,开朗乐观、调摄情绪体质分类:1.平和型2.气虚型3.阳虚型4.阴虚型5.痰湿型6.湿热型7.血淤型8.气郁型9.特禀型常用养生保健方法:1.因时调养:根据四时气候变化,顺时调养2.饮食保健:性、味、归经、升降浮沉;和五味,有节制,注意饮食卫生,因时因人而宜3.传统运动养生: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太极剑、易筋经、六字诀4.经络保健:针,灸,推拿,穴位贴5.药物养生:不盲目进补、补勿过偏、辩证进补、盛者宜泻、泻不伤正、用药宜缓6.起居调养:和谐自然、起居有常、劳逸适度7.娱乐养生:琴棋书画、花木鸟鱼、旅游观光、艺术欣赏8.精神养生:清静养神、立志养德、修身养性,开朗乐观、调摄情绪
1. 中医理论的主要特点(掌握)中医理论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和恒动观。①整体观念:(a)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b)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因而应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②恒动观念: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由阴阳两类物质构成,阴阳二气互相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病时刻都在运动与变化之中。2. 中医理论的主要学说(掌握)①精气学说 ②阴阳学说 ③五行学说 ④藏象学说 ⑤气血精津学说 ⑥经络学说 ⑦中医病因学说3. 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掌握)4. 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掌握)5. 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掌握)6. 中医病因学说的主要内容(掌握)病因即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又称病原、病源、病邪等。《黄帝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近代则将病因分为:外感病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疠气;内伤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继发病因包括痰饮、淤血等;其他病因还有外伤、寄生虫、胎传、诸毒。7. 中医诊断的方法(掌握)中医诊断,主要是通过“四诊”,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获取病情资料,进而以中医理论进行分析、辨别和综合,明确病证。8. 辩证施治的主要内容(掌握)9. 中医的主要治疗方法种类(掌握)①中药 ②针灸 ③推拿按摩 ④拔罐 ⑤气功 ⑥食疗10. 食疗的概念(掌握)食疗又称食治,即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从而达到保健、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11.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掌握)①协调脏腑 ②畅通经络 ③清静养神 ④节欲葆精 ⑤调息养气 ⑥持之以恒12. 协调脏腑的内容(掌握)从养生角度而言,协调脏腑是通过一系列养生手段和措施来实现的。协调的含义大致有二:一是强化脏腑的协同作用,增强机体新陈代谢的活力。二是纠偏,当脏腑间偶有失和,及时予以调整,以纠正其偏差。这两方面的内容,作为养生的指导原则之一,贯彻在各种养生方法之中。如: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等都是遵循协调脏腑这一指导原则而具体实施的。13. 畅通经络的内容(掌握)①活动筋骨,以求气血通畅。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都是用动作达到所谓“动形以达郁”的锻炼目的。②开通任督二脉,营运大、小周天。14. 清静养神的内容(掌握)清静养神是以养神为目的,以清静为大法。①以清静为本,无忧无虑,静神而不用,即所谓“恬淡虚无”之态,其气即可绵绵而生;②少思少虑,用神而有度,不过分劳耗心神,使神不过用;③常乐观,和喜怒,无邪念妄想,用神而不躁动,专一而不杂、可安神定气。15. 节欲葆精的内容(掌握)16. 调息养气的内容(掌握)养气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养元气,一是调畅气机。中医有吐纳、胎息、气功诸法,重调息以养气。在调息的基础上,还有导引、按摩。健身术以及针灸诸法。17. 中医养生的常用方法(掌握)①精神养生 ②起居作息养生③饮食养生 ④房事养生 ⑤运动养生 ⑥娱乐养生 ⑦针灸按摩保健养生 ⑧药物养生18. 精神养生的主要内容(掌握)①清静养神 ②立志养德③ 修身养性、开朗乐观 ④调摄情绪19. 起居作息养生的主要内容(掌握)①和谐自然 ②起居有常 ③劳逸适度20. 饮食养生的主要内容(掌握)①要“和五味”②要“有节制”③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④要因时因人而宜。21. 房事养生的主要内容(掌握)中医养生更强调节制房事、行房有度。22. 针灸按摩保健养生的主要内容(掌握)①针刺保健 ②保健灸法 ③推拿按摩第十一章 康复医学基础知识三级康复网络服务理念:1.早期康复2.后期康复3.社区康复康复的定义: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疾)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重新走向生活、工作和社会。康复分为5个方面: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康复工程康复医学服务对象: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疾病和损伤的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亚健康人群ICF残疾模式:第一部分:身体功能和结构;第二部分:活动;第三部分:参与康复医学的基本内容:康复预防、康复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康复预防:1.一级预防:预防可能导致残疾的各种损伤和疾病,避免发生原发性残疾的过程2.二级预防:疾病或损伤发生之后,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限制或逆转由损伤造成的残疾,可降低残疾发生率的10%~20%3.三级预防:残疾已经发生,采取各种积极措施防止残疾恶化的过程,以减少残疾给个人、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康复评定:1.初期评定2.中期评定3.末期评定康复治疗的特点:1.强调“以患者功能为中心”的战略,目的改善患者的功能及其障碍2.强调患者主动参与3.康复团队模式4.终身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常用的手段:1.物理疗法2.作业疗法3.言语治疗4.心理治疗5.康复护理6.康复工程7.中国传统康复疗法8.社会工作1. 医学康复的概念(掌握)康复医学服务的对象: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疾病和损伤的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亚健康人群第十二章 健康信息学
1. 健康管理相关信息的主要来源(掌握)健康管理相关信息主要来源于各类卫生服务记录。常见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卫生服务过程中的各种服务记录;二是定期或不定期的健康体检记录;三是专题健康或疾病调查记录。2. 信息收集的主要方法(掌握)①访谈法 ②实地考察法 ③问卷法。3. 建立健康档案的基本要求(掌握)①资料的真实性 ②资料的科学性 ③资料的完整性 ④资料的连续性 ⑤资料的可用性4. 健康档案的主要分类(掌握)①个人健康档案 ②家庭健康档案 ③社区健康档案5. 个人健康档案的主要构成(掌握)①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问题记录 ②以预防为导向的记录6. 以问题为导向记录的基本要素(掌握)①个人基础知识 ②问题描述 ③健康问题随访记录 ④转会诊记录7. 个人基础资料的主要内容(掌握)①个人的人口学资料 ②健康行为资料 ③临床资料8. 预防为导向记录的主要内容(掌握)①预防接种 ②健康体检 ③危险因素筛查及评价9. 健康体检的主要内容(掌握)①症状 ②一般状况 ③生活方式 ④脏器功能 ⑤查体 ⑥辅助检查 ⑦中医体质辨识 ⑧现存主要健康问题 ⑨住院治疗情况 ⑩主要用药情况 非免疫规划预防接种史 健康评价 健康指导10. 家庭健康档案的主要内容(掌握)①家庭基本资料 ②家系图 ③家庭主要问题目录及描述 ④家庭成员的健康记录11. 家庭基本资料的主要内容(掌握)家庭基本资料:包括家庭各成员的基本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健康资料等,以及家庭类型、内在结构、居住环境等。12. 社区健康档案的主要内容(掌握)①社区基本资料 ②社区卫生服务资料 ③社区卫生服务状况 ④社区居民健康状况。13. 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主要内容(掌握)①社区人口学资料:人口数量、人口构成 ②社区患病资料 ③社区死亡资料 ④危险因素调查、评估与干预
第十三章 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
健康管理伦理的定义:
是指个人、团体、国家在健康管理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以及个人、团体、国家对公众健康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医学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健康管理伦理的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2、公平、合理的原则3、保守秘密的原则4、有利和主体主体原则5、优质服务的原则1. 医学伦理学的概念(掌握)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学道德及与之密切相内容的学科。2. 健康管理伦理的概念(掌握)健康管理伦理是指个人、团体、国家在健康管理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以及个人、团体、国家对公共健康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3. 健康管理伦理原则的主要内容(掌握)①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原则 ②公平、合理原则 ③保守秘密的原则 ④有利和主体原则 ⑤优质服务的原则4. 健康管理伦理规范的概念及作用(掌握)5. 健康管理伦理规范的主要内容(掌握)6. 服务对象在健康管理中权利的主要内容(掌握)7. 健康管理提供者在健康管理中权利的主要内容(掌握)维护服务对象健康的权利;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权利;恰当地使用干涉权、拒绝权等。8. 健康管理提供者在健康管理中义务的主要内容(掌握)职业道德1. 职业道德的概念(掌握)2. 职业道德的本质(掌握)3.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掌握)①爱岗敬业、②诚实守信、③办事公道、④服务群众、⑤奉献社会。4. 健康管理的基本职业守则(掌握)
第十四章 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
健康险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是:
费率制定(主要任务)、赔付率计算、准备金提取商业健康保险四大类:1.疾病保险:保险金的给付只与疾病诊断有关,与治疗费用无关2.医疗保险(规定免赔额、最高限额、共保比例等限制)3.失能收入损失保险(赔付比例设定、免责期条款、保费豁免)4.护理保险(专业家庭护理、日常家庭护理、中级家庭护理)健康保险的风险特点:1.不确定性2.多发性3.长期性商业健康保险风险控制的传统方法:1.条款设计时的风险控制2.核保时的风险控制3.理赔时的风险控制4.对风险转移的方法——再保险健康保险风险控制方法的新进展:1.对医疗服务过程的控制2.医疗服务补偿方式3.无赔款优待和其他利润分享措施4.健康管理机制5.管理式医疗健康保险的需求:1.保险产品购买力2.保险的消费意识3.医疗费用的增长4.人口老龄化健康保险的供给:1.保费收入大幅增长2.市场主体众多3.保险产品品种丰富4.积极服务于政府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1. 健康保险的概念(掌握)2. 商业健康保险的概念(掌握)是在被保险人自愿的基础上,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的健康保险保障形式。健康保险分为: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入保险,护理保险3. 医疗保险的概念(掌握)是指以约定医疗行为的发生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为保险人接受诊疗期间的医疗费用支出提供保障的保险。4. 医疗保险的特点(掌握)5. 健康保险的风险特点(掌握)①不确定性,②多发性,③长期性6. 健康保险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掌握)8. 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中的作用(掌握)①延伸保险服务内容 ②控制保险赔付风险 ③拓宽保险投资领域9. 健康保险对健康管理的意义(掌握)10. 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的结合模式(掌握)①服务完全外包模式 ②自行提供服务模式 ③共同投资模式
第十五章 健康管理服务营销PDCA循环方法——戴明环P-plan 计划D-do 执行C-check 检查A- action 处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1. 识别需求(健康体检)2. 搜索信息(健康评估)3. 备选方案评估(健康干预套餐)4. 选择购买5. 购买后评估健康管理服务营销:1. 确定目标客户2. 分析评价需求3. 选择和利用资源4. 确定产品价值5. 促进客户购买6. 实现客户价值健康管理服务营销组合:产品、 价格、 渠道、 促销 、有形展示、 过程、 人员1. 美国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的层次(掌握)①提高健康认知水平 ②生活方式的改变 ③建立支持性环境2. 健康管理服务特性(掌握)①无形性 ②不可分割性 ③不稳定性 ④易逝性 ⑤客户的满意标准是不同的 ⑥客户的参与程度3. 健康管理的行业本质(掌握)4. 健康管理PDCA循环的主要阶段以及主要实施步骤(掌握)5. 健康管理服务营销过程(掌握)①确定目标客户 ②分析评价需求 ③选择和利用资源 ④确定产品价值 ⑤促进客户购买 ⑥实现客户健康价值6. 健康管理人群需求特征(掌握)①需求的被动性 ②需求的不稳定性 ③需求的差异性 ④需求的发展性 ⑤需求的外部关联性 ⑥需求的广泛性 ⑦需求的超前性与滞后性 ⑧需求的重复性7. 健康管理消费行为特征(掌握)①习惯性 ②经济型 ③理智型 ④盲目型 ⑤多善型8.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掌握)五个阶段:①识别需求 ②搜索信息 ③备选方案评估 ④选择购买 ⑤购买后评估9. 健康管理服务营销组合的主要内容(掌握)①产品、②价格、③渠道、④促销、⑤物理特征、⑥流程、⑦人员10. 健康管理产品的定义(掌握)健康管理产品是健康服务机构提供给服务对象用于满足其健康需要和欲望的服务,包括有形和无形服务。11. 服务产品的定价方法(掌握)①成本导向定价法 ②竞争导向定价法 ③需求导向定价法12. 成本导向定价法公式(掌握)不含税价格 = 直接成本+间接成本+(边际)利润13. 健康管理服务营销采取的方式(掌握)①直销 ②分销代理 ③网络营销14. 健康相关产品的分类(掌握)①消毒产品 ②涉水产品 ③新资源食品 ④保健食品 ⑤化妆品15. 消毒产品的审评依据(掌握)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和《消毒管理办法》,由卫生部门审批。16. 涉水产品的慨念(掌握)指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凡在饮用水生产和供水过程中与饮用水接触的联、接、止水材料,塑料及有机合成管材、管件,防护涂料、水处理剂、除垢剂、水质处理器及其他材料和化学物质都是涉水产品。17. 涉水产品的识别(掌握)①查验卫生批件 ②看材料品质 ③看制造、装配工艺及外观18. 新资源食品的主要内容(掌握)19. 化妆品的定义(掌握)20. 健康相关产品的命名原则(掌握)21. 健康相关产品命名时禁止使用内容(掌握)22. 健康咨询服务形式的划分(掌握)
第十六章 健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 消费者权利的主要内容?(掌握)2. 医师的职业规则? (掌握)